先前的研究已表明,吸煙是全世界可預防性死亡(preventable death)的主要原因。除了與肺部疾病有關外,吸煙也與脂肪肝有關。在這項新的研究中,這些作者發現某種細菌在小鼠腸道中分解尼古?。ㄓ捎诒黄任鼰煻鴶z入的),從而降低了患脂肪肝的可能性。
人們已經發現,當人們(或小鼠)吸煙時,一些尼古丁會進入腸道,導致脂肪肝疾病的風險增加,與肝臟瘢痕形成有關,在某些情況下,還會導致肝癌。
在這項新的研究中,這些作者通過比較30名人類吸煙者和30名非吸煙者的糞便樣本,測量了進入腸道的尼古丁數量。他們隨后對小鼠做了同樣的測試,發現結果相似。
確定溶木聚糖擬桿菌為降解尼古丁的腸道細菌。圖片來自Nature, 2022, doi:10.1038/s41586-022-05299-4。
接下來,他們對幾只實驗室小鼠的腸道進行了消毒,并再次進行尼古丁實驗。他們發現,腸道經過消毒的小鼠體內有更多的尼古丁,表明至少有一種腸道細菌在分解尼古丁。然后,通過排除法,他們能夠追蹤到負責分解的細菌---溶木聚糖擬桿菌(Bacteroides xylanisolvens)--這種細菌產生一種分解尼古丁的酶。
先前的研究已表明溶木聚糖擬桿菌也生活在人類腸道中。這些作者下一步計劃研究它和它產生的酶,以找出這種酶是否可以商業化生產并給吸煙者使用,以減少他們患脂肪肝的幾率,進而減少肝癌的幾率。(生物谷 Bioon.com)
參考資料:
1. Bo Chen et al. Gut bacteria alleviate smoking-related NASH by degrading gut nicotine, Nature, 2022, doi:10.1038/s41586-022-05299-4.
2. Bacteria that break down nicotine found in the guts of mice
https://medicalxpress.com/news/2022-11-bacteria-nicotine-guts-mice.html